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簡介
    • 歷史沿革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業務職掌
    • 合作團隊
  • 業務與流程
    • 如何自願捐贈皮膚
    • 入庫流程
    • 出庫流程
    • 銷毀流程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活動公告
    • 銷毀公告
  • 檔案下載
  • 更多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  • 簡介
      • 歷史沿革
  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  • 業務職掌
      • 合作團隊
    • 業務與流程
      • 如何自願捐贈皮膚
      • 入庫流程
      • 出庫流程
      • 銷毀流程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  • 活動公告
      • 銷毀公告
    • 檔案下載
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簡介
    • 歷史沿革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業務職掌
    • 合作團隊
  • 業務與流程
    • 如何自願捐贈皮膚
    • 入庫流程
    • 出庫流程
    • 銷毀流程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活動公告
    • 銷毀公告
  • 檔案下載

銷毀管理規定

目的

 本規定旨在使大體皮膚組織 (以下簡稱大體皮膚)人員可依循大體皮膚銷毀管理,以協助技術人員透過符合法令規範及國際標準之作業平台,順利得到研究成果,並使相關人員對大體皮膚之申請作業有所遵循。 

依據

 依臺灣國家皮庫標準作業流程辦理。 

適用範圍

 適用於大體皮膚銷毀後、申請等作業。 

大體皮膚銷毀定義及申請皮量規定

1.「序號1、臺灣國家皮庫皮膚捐贈摘取標準作業程序」,於最後階段之細菌培養發現六大菌,同一部位之皮膚組織將全數銷毀,將銷毀皮量,視為廢棄組織予銷毀程序前公告1個月,讓所有合作醫院得申請臨床教學或研究使用。

2.「序號6、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標準作業程序」,接收皮膚組織者,於使用前若發現皮膚組織具下列不適合使用情形之一者,應予銷毀。

(1) 疑似微生物污染。

(2) 外包裝之試管管有明顯破損。

(3) 其他運送及使用時所造成之汙染或包裝管破損。

3.技術員遵循序號6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標準作業程序中「第六點皮膚組織異常銷毀作業」之方式處理,於臺灣國家皮庫官方網路公告日滿一個月後,銷毀該染菌之大體皮膚組織。

4.公告期間可提供非臨床用途使用之申請,各單位醫院每次申請皮量不得多於2000平方公分(估算公式:一組實驗所需之皮膚[(2.5 cm x 2.5cm=6.25cm2/1次試驗)* 8重複]*6組,約300 cm2。一次可申請不超過6種藥物劑型或材料使用,即1800 cm2,加上10%誤差或損耗)。

下載

大體皮膚銷毀管理公告 申請文件 (doc)

下載

Copyright © 2022 臺灣國家皮庫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

  • 首頁
  • 衛生福利部
  •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
  •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
  • 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
  •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
  •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

提供者:

此網站使用 cookie。

我們會使用 cookie 分析網站流量,並為您最佳化網站的使用體驗。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,即表示您的資料會和其他使用者的資料進行整合。

接受